“大学生资助贫困生”续:报料人是爸爸 呼吁社会接力

汤丽莎大学3年的所有衣物,她没买过新的衣服,要么是从家带来的,要么是其他人送的。 摄影记者 刘海韵

  昨日,成都商报推出了关于“莎姐姐”的报道,这个家境贫困的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擦皮鞋、卖废纸、在培训学校做助教,先后做了十多份兼职,用近2万的收入所得,资助重庆大足区龙西中学的3个贫困生读完了初中。
  昨日下午,成都商报记者在大足区龙水镇找到了汤丽莎的家——一间60平方米的老旧出租房里,住着卧病在床的奶奶、在工厂做零工的母亲和乡镇教师汤父亲。
  意料之中的家境困窘,出人预料的,是汤丽莎一家人都隐瞒了汤父亲的另外一个身份——他其实就是三个贫困学生的班主任,昨日报道中的恳请记者关注汤丽莎的“唐老师”。
  为何要隐瞒这个身份?为何不道出和汤丽莎的父女关系?为何要在女儿资助学生三年之后,才让媒体关注女儿的善举?
  意料之中的场景
  汤丽莎的家 60平方米出租房挤着一家四口
  昨天下午,成都商报记者在大足区龙水镇,见到了汤丽莎45岁的母亲徐红(化名)。徐红是得知媒体来访,才从几公里外的工厂请假回家,未完成流水线上一天做上千把衣架的工作量。
  记者跟着徐红穿过巷子,步上逼仄黑暗的楼梯,5楼一间房龄超越20年的60平方米两居室,就是汤丽莎一家四口租住的家。室内的墙皮剥落得几乎没一块是完整的,厨房墙上的霉菌布满了犄角旮旯,家没冰箱,晚上要吃的黄瓜、凉粉和青椒被徐红放在进门处的鞋架上,家除去两台电扇和一台小屏电视外再没其它的电器。
  汤丽莎73岁的奶奶卧在由两根长椅拼接成的“床”上,倚靠的“枕头”是从外面捡的废弃海绵,桌上摆了近10种药,奶奶看着药罐子直摇头:“高血压、肺气肿、冠心病,一身都不好。”徐红告诉记者,汤丽莎在的时候,就和奶奶一块睡在这“床”上。现在的房屋是租的,一年三千多,不过近期终于交了一套房屋的首付。
  说起汤丽莎兼职资助贫困生的事,徐红支支吾吾地说大概了解这事。“她上大学,家东拼西凑地给她凑了9000元的学费和生活费,过了3个月她又打回来几千,就说是找到了兼职不需要家补贴。”徐红告诉记者,家收入不高,自己在工厂做零活一个月挣一千多,汤父亲每一个月薪资两三千。“女儿从小自立,5岁就能收拾家务,所以听她说找到兼职也不意料之外,说在资助贫困生也支持。”三年里,徐红就只对汤丽莎擦皮鞋赚钱提出过反对建议,“一个年轻女娃儿在车站擦皮鞋,人群太复杂了,黑(非常)危险。”
  大吃一惊的真相
  “班主任唐老师”就是汤父亲
  6点,汤父亲从学校下课回家。在他家的交谈中,记者发现汤父亲的声音和之前恳请记者关注汤丽莎的“班主任唐老师”很像,不由得起了疑心。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,汤父亲承认:自己就是“唐老师”——同时也是汤丽莎资助的三个贫困生的班主任。
  新闻链接
  汤父亲是哪个?
  当地媒体曾报道这个“破烂王”
  据重庆晚报2025年9月曾报道,汤父亲是大足县龙西中学教师,但有人却叫他“破烂王”:捡破烂、挖煤、打铁、扛建筑材料,他把因贫困辍学的学生拉回课堂,靠着这类体力活,他一共支付了30多名学生的学费。曾因资助贫困生的事迹,获得2025年“感动重庆”十大市民,2025年重庆首届“感动重庆十佳教师”。
  到底真相是什么?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
  对 / 话 / 汤 / 爸 / 爸
  为什么要隐瞒父女身份?
  记者:为何要隐瞒身份?不说了解其实“唐老师”就是汤丽莎的父亲?
  汤父亲:这个是女儿自发的。她知道我班上有的娃娃家头穷,读不起书,想资助。我感觉这个事情和我是什么身份关系不大。
  记者:所以你一直是了解女儿做了不少份兼职来资助的?了解女儿擦皮鞋吗?
  汤父亲:嗯,一直都是了解的。不过她擦皮鞋我最开始还是反对了的,感觉她女娃娃还是比较危险。后头她说体验生活,我也就没反对了。
  记者:作为爸爸,看到女儿这么辛苦去帮助贫困生是什么感受?意料之外吗?
  汤父亲:不意料之外。我从教25年,也一直在坚持帮助班里头的贫困生。以前我为了给他们凑钱,挖过煤、去工地轧过铁,有时携带汤丽莎一块去的。她从小就看着我如此,所以她目前如此做我也不意料之外。但她从来不给大家说有多辛苦。
  记者:你也一直在帮助贫困生?
  汤父亲:嗯,能帮好多就帮好多,期望他们都能考高中考大学。
  记者:有诱导过汤丽莎帮助贫困生吗?
  汤父亲:没没,只能说她可能是受我影响。上了大学后她就问我班上的状况,我就给了她三个贫困学生的联系电话,她自己去联系的,班上其他几个还是我在帮。
  记者:既然汤丽莎都如此帮了三年,为何选择在这时联系媒体?
  汤父亲:这几个娃儿立刻要毕业了,要上高中。高中的学费、生活费、教辅资料费跟初中比起来要高不少,汤丽莎读过高中我就知道,三年用了不少钱,那段时间大家屋头日子过得非常紧。目前几个娃儿都要上高中,大家父女两个承担不起了。
  记者:想通过媒体呼吁社会给他们资助?
  汤父亲:说实话,是的。十多年前,重庆媒体采访过我帮助贫困生的事,结果反响非常大,那几个娃儿受了社会帮助,读了高中读大学,目前有两个都读博了,都非常有出息。假如目前班上那几个娃儿由于大家两个负担不起读不起高中,就白费了他们那样好的成绩。汤丽莎开始不认可我给媒体说这事,她不想高调,但大家确实找不到更好的方法,他们上不了高中,大家这几年的努力就半途而废了。
  记者:家状况不好还资助贫困生,汤丽莎的学费都是贷款的,她还要升本、读研,大家收到读者来电,说要资助汤丽莎。
  汤父亲: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,汤丽莎不需要资助,她本科贷款读完了要读研的话,大家家砸锅卖铁来供,但不同意资助。期望大伙去资助那几个贫困生。
  最后,汤父亲携带记者来到他龙西中学的办公室。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个破旧的本子,扉页上写着“汤丽莎献爱心学生名单”。汤丽莎汇来的每一笔款,都被几个贫困生记在本子上,这是作为“唐老师”的汤父亲的主意。
  “我不是想让他们记恩,他们读出来了我就把这撕了。我只想让他们记得这种善意,予人玫瑰,手有余香,期望他们将来有能力了能把善意传递下去。” 成都商报记者 尹沁彤
  社 / 会 / 反 / 响
  “好女孩”获得阿里公益1万元奖励金
  网友愿资助三个贫困生读完大学
  昨日本报报道了成都贫困女大学生汤丽莎资助3名学生读完初中的故事后,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。阿里巴巴“每天正能量”公益平台联系到成都商报,想要联合报社奖励她一万元。
  “这是一次奖励,更是一份敬意。三年前,好女孩向素昧平生的三个贫困生伸出了援助之手,更传递了善意和爱。大家被她的正能量行为感动。”
  为此,阿里巴巴“每天正能量”还特别为汤丽莎写了一段颁奖词:为了心中“不辜负任何一位有期望的好学生”如此一个信念,尚且要为生活奔波的她毅然决定捐资助学。爱是盏灯,在她的心里常燃不灭,照亮其他人也温暖自己。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,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。她的身上,展示了千千万万尘世里平凡又不凡的普通人叫人敬佩的特质:即便生活艰辛,甚至遭遇着不幸,却仍然选择去坚守,选择去付出。他们很难把握命,但他们却仍然在探寻生命中的永恒,那就是爱。而当记者将此事告诉汤父亲后,汤父亲却接连说了好几个“不需要”。
  汤丽莎发愁的三个贫困生的高中成本也有了着落,网友“北京张先生”在成都商报推广客户端留下了想要资助的意愿。记者与他获得联系后,他表示:“女孩放心,我会资助三个贫困生一直读完大学。”
  成都商报记者 尹沁彤
  莎姐姐有个教师梦
  三年旁听学完了教育本科专业所有课程
  昨日的汤丽莎跟往日没什么不一样。有几家媒体记者联系她期望采访,她委婉地拒绝了。“一方面是忙于筹备专升本的考试,其次是不太期望遭到太多关注”。
  在朋友和老师的心目中,她有点内向。她神采奕奕的时候,就是站在讲台上。他们告诉记者,汤丽莎有两件事情非常执着:除去资助三名贫困生,另一件,就是做着她的教师梦。
  资助三年贫困生
  身边却甚少人知
  昨天,《成都贫困女大学生资助3名学生读完初中》这篇报道,在成都师范学院的师生群、校友群里被转了个遍。不少师生看了后,纷纷在微博、朋友圈转发评论说,被自己学校有这位励志同窗而感动。
  成都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小琴(化名),是汤丽莎最好的朋友之一。她们一块念书,一块兼职。小琴和汤丽莎一块做过三项兼职,给房地产公司发传单、给推广托管班接孩子,还给青少年宫做美术助教。但小琴只了解汤丽莎节省,并不了解她赚钱省钱是要给贫困的孩子经济帮助。“有次谈心,她提到过在帮助几个小朋友,但我是看到报道才了解,居然是从始至终的经济援助”。
  汤丽莎在学校的辅导员廖琳,也是看了新闻才了解这件事。“默默坚持才是她的风格,她期望自己可以解决的事情,就全靠自己,而不是麻烦其他人”。
  旁听学完了
  教育本科专业所有课程
  汤丽莎近期没去兼职,她推掉了现在可以做的所有兼职工作,待在宿舍里背书做题,由于她下周就要参加专升本的考试了。这考试非常重要,关系到她是不是可以拿到本科学历,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老师。
  廖琳回忆,刚刚入学时,汤丽莎因为高考考试失利,没读到师范类专业,而是进了广告专业。“可她一心想要当老师,我就推荐她去旁听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上课”。结果三年下来,汤丽莎不只我们的专业课完成得很好,还旁听学完了美术教育的本科专业的所有课程。
  在小琴看来,汤丽莎的喜好甚少,唯独喜欢上讲台。不兼职的时间里,她甚至会跟几个师范专业的朋友一块找个空教室去练讲课。前不久,汤丽莎成功考取了教师资格证。
  “梦想假如有捷径的话,那这条路的名字肯定叫坚持”——这是汤丽莎的座右铭。她说,这源于自己喜欢的TFboys。她的宿舍床边没几件物件,却挂了好几幅TFboys的海报。她说她喜欢TFboys是什么原因,只不过由于他们“足够坚持”。
  学 / 校 / 帮 / 助
  成都师范学院:
  “假如专升本考上了 对她提供尽量的帮忙”
  昨天下午,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党总支书记项永福找汤丽莎聊了聊。他感觉这孩子资助旁人太困难,想问问汤丽莎还需要什么帮助。但汤丽莎只不过不停笑着摆手:真的不需要、真的不需要。
  项永福告诉记者,汤丽莎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,这是老师同学们都了解的。也因此,她努力兼职的同时,学费一直是向学校申请助学贷款,并且有两年成功申请到了标准为三千元的国家助学金。
  而对于汤丽莎的教师之梦,学院的老师们也都非常知道。廖琳还推荐汤丽莎到坐落于成都区的实验小学明道分校实习任教。廖琳找到那所小学的负责人,为汤丽莎争取到了一次试讲的机会。试讲后,汤丽莎的表现叫人十分认可。
  “她假如顺利升本,并且继续坚持资助贫困孩子,大家会尽量对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忙”,项永福称,“考试、升学,这要靠她我们的努力”,她要做老师,“学校会尽量为她提供帮助支持”。 (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)
  来源:成都商报